高温警报!掌握三伏天下的生存法则,远离疾病困扰。

2024-08-14 11:19
7


夏日高温

39 ℃

在三伏天的炎热阳光下,迎来了每年气温最高、湿度最大的时期。 个季节,全国多地都进入了高温模式,让人感到酷热难耐。那么,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天气,保持身心健康呢?下面,为大家介绍一些三伏天的预防措施。

防中暑、防脱水、防寒凉



首先,我们要做好防中暑的工作。在三伏天,尤其是中午和下午最热的时段,尽量避免外出。如果必须外出或工作,一定要做好防晒和降温措施,如打遮阳伞、戴遮阳帽、戴太阳镜,涂抹防晒霜,做好防暑降温准备。同时,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,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。万一出现中暑,我们也要学会如何应对。

中暑的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:

分类

主要症状

相对危险度

1

先兆中暑

恶心、头晕、头痛、出汗、

耳鸣、面色潮红等

2

轻症中暑

呕吐、眩晕等

★★

3

重症中暑

热痉挛

腿抽筋等

★★★

4

热衰竭

(热晕厥)

一过性血压下降心率增快、出现晕厥等

★★★★

5

热射病

神志不清,可能会有抽搐、昏迷等

★★★★★

应急处置:搬移 → 降温 → 补水 →   评估 → 转送


其次,防脱水也是非常重要的。在高温环境下,人体大量出汗,容易导致脱水。因此,我们要定时补充水分,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。可以选择饮用白开水、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,以帮助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。
最后,我们要防寒凉。很多人以为三伏天只要防暑,但实际上,防寒同样重要。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,人体容易被寒邪侵袭。因此,我们要避免过度贪凉,如长时间吹空调、食用过多冷饮等。


补钾、补蛋白、补精气、补维生素



在炎炎夏日,酷暑难耐的三伏天里,人们往往食欲不振,胃口大减。然而在这个时期,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却更加迫切。充足的营养补充能够帮助我们抵御高温带来的不适,并保持体力与活力。因此,在三伏天中补充足够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十分必要的。
首先,要补充钾元素。夏季出汗不仅带走水分,还导致钾流失。钾是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运动的重要元素,因此我们要适量补充含钾食物,如茶叶、香蕉等。
其次,要补充蛋白质。高温天气往往影响食欲,人们常选择清淡食物,但这可能不足以提供足够的蛋白质。蛋白质是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,如果摄入不足会影响组织修复、免疫力下降等。因此,我们要适当吃一些鱼、瘦肉、豆腐、鸡蛋、奶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。
此外,还要补充精气维生素。在三伏天,气温高,昼长夜短,睡眠容易不好,而且人体消耗大,精力不济。中午打个盹,补个15-30分钟的午觉,能很好地恢复消耗的“精气神”,让下午有个好精力。同时,由于出汗和食欲不振,容易导致维生素的缺乏和流失。因此,我们要多吃蔬菜、水果等,还可以适量吃些动物肝脏,如鸡肝和猪肝等。


忌贪凉、忌懒动、忌剩饭、忌少食、忌激动



在炎炎的三伏天,我们不仅要通过合适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来抵御高温带来的不适,更应注意避免一些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的生活禁忌。
首先,忌过度贪凉。虽然三伏天炎热,但过度依赖空调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。适当出汗有助于身体调节体温,因此不宜将室内温度调得过低。
其次,忌懒动。即使在炎热的夏天,保持适量的身体活动也是必要的。久坐不动不仅会导致身体素质下降,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。适当的户外活动,如散步、慢跑或瑜伽,可以帮助身体适应高温,同时增强体质。
此外,忌食用剩饭。夏季食物容易变质,应避免食用存放过久的剩菜剩饭,以防食物中毒。忌饮食过少。高温可能导致食欲不振,但仍需保证营养均衡,避免饮食过少。忌情绪激动。炎热天气易使人情绪激动,应学会放松,保持心态平和。

PREVIOUS ARTICLE


总之,在三伏天,我们要做好防护措施,注意营养补充,遵守生活禁忌,保持身心健康。只有这样,才能度过一个健康、愉快的三伏天。